科技引领助力旱碱麦产业链条拉长 天天快讯

2023-06-13 16:07:55    来源:中国网三农


(相关资料图)

6月9日,伴随着大马力收割机来回驰骋,位于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的60万亩旱碱麦开镰收割。

位于渤海之滨的黄骅,过去常被人们称为“不毛之地”,冬春干旱少雨,有大片的中低产田和盐碱荒地。旱碱麦就是生长在盐碱地上的小麦,采取“旱作雨养”的种植方式,也就是“靠天吃饭”。近日,沧州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王奉芝等人对旱碱麦品种“沧麦6002”的示范田进行了测产,经田间监测,亩穗数39.6万穗,亩产量为422.3公斤。

“现在各种类型的旱碱麦品种都有了,小麦品质也得到提升,但光选完品种还不行,希望接下来能够将产业发展壮大。”王奉芝介绍。

好在,早有人将目光投向这片正在苏醒之地。2021年,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谷物加工与品质调控创新团队(以下简称谷物团队)首席科学家郭波莉研究员在了解旱碱麦和当地产业特色后,决定围绕全产业链开展技术攻关,协助当地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。她首先将目光锁定在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黄骅面花。

黄骅面花是由当地旱碱麦磨成的面粉制作而成的蒸制类面食,造型各异、口感筋道、麦香浓郁,是当地人钟爱的传统美食,拥有200多年的历史。倘若要问为啥使用当地旱碱麦制作的面花口感更好,却没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。

针对盐碱地种植小麦独特品质及加工适宜性不明的问题,谷物团队联合沧州农林科学院在盐碱地和普通地分别种植强筋、中筋、糯麦等7个小麦品种,系统分析了品质差异。结果发现,旱碱麦的产量、出粉率等低于普通麦,但蛋白质、湿面筋、干面筋含量均高于普通麦,且粉质特性和拉伸特性优于普通麦,也就是旱碱麦筋力更强。

下一步,如何利用好旱碱麦小麦粉,通过加工增值,实现“一粒麦振兴一个产业”,是更为重要的课题。但想要进一步延长产业链,黄骅面临的瓶颈实在不小——当地面粉加工企业小而散,农产品深加工研发少,旱碱麦产业链条短、产品档次低、同质化严重等。

“企业做大做强,必须依靠科技来支撑!”6月1日,谷物团队与沧州市农林科学院、黄骅市农业农村局举办了旱碱麦加工产业发展研讨会,郭波莉神情坚定地说。她介绍,近两年谷物团队坚持科技引领,围绕旱碱麦产业链的延长和黄骅面花品质提升,进行了系列技术攻关,如旱碱麦全麦面制品的研发和品质提升,对黄骅面花的专用品种进行筛选等。2022年,谷物团队获批建立了河北黄骅旱碱麦科技小院。目前团队正着手设计试验,力求实现黄骅面花的加工标准化。

麦收前夕,谷物团队将工作室从北京搬到了黄骅的面粉加工企业,他们将进行一场持久战。未来,团队将继续开展旱碱麦特性分析,建立品质数据库,挖掘旱碱麦独特品质,同时开展加工企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研究,建立品质控制标准体系,构建以龙头企业带动的旱碱麦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,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。郭波莉对旱碱麦产业充满憧憬:“我们将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的特色产品,把它们从一个个产品做成规模化的产业,推动整个产业可持续发展!”

关键词:

X 关闭

安阳曹操墓将于2022年5月正式对公众开放
时间·2021-12-29    来源·中新网
为什么这次寒潮南方降雪这么明显?
时间·2021-12-29    来源·新华社
山西绛县6名失踪者全部遇难 当地:已立案调查
时间·2021-12-29    来源·中新网

X 关闭